给家长的一封信
各位六(5)班的家长们:
您好!新学期已经开始,孩子已迈入人生新的阶段。初中是人生非常关键的时期,现在恳请您放下手中的事情,阅读这封信,我们携手共进,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度过初中不同阶段的适应期。
一、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变化
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,初中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。和小学生相比,有着很大的不同。初中生有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,喜欢自己处理问题,不愿意长辈过多干涉。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,内心世界活跃,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。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。因此,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在初中阶段非常重要。
l 要创造机会交谈。
与孩子沟通需要有恰当的机会,初中生不喜欢预约的谈话。最佳的沟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的。尽可能不要试图在临时想起的、不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,那样做的结果是增大与孩子沟通不畅的几率。
l 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语气
这个非常重要,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有时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,这些负面的词汇就容易冒出来了。比如:“我命令你…”、“我警告你…”、“你最好赶快…”、“限你在五秒钟内…”、“我数到一、二、三…否则…”、“你应该…”、“你真笨”、“你太让我失望了”、“不可以…”等等带有指挥、命令、警告、威胁、责备、谩骂、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。孩子会觉得在父母面前,自己没有一点选择的余地,只能是老老实实听父母的指令,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就仅限于此。
l 与孩子沟通时多倾听
与孩子沟通需要谈自己的意见,但更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。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、集中精力于交流的过程。为了便于做到这一点,沟通最好在安静的地方进行,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扰。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,避免对孩子的误解。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,你会发现,尽管你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,你的孩子却更多地向你提出问题。这是因为,善于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。
l 避免过度反应
对孩子言行的反应过于激烈往往导致争吵,使交谈无法继续。为了使交谈保持友好的气氛,父母绝对不要带着焦虑和情绪与孩子交谈;同时,为了体现尊重,避免引起反感,父母在提问题时,最好以商量的、平和的语气进行,如“你这样做是怎么想的?”“让我们谈谈好吗?” 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吐秘密的对象,成为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的人。只有这样,孩子才乐意向他们敞开心灵。比如,你的孩子告诉你,晚上他和伙伴们一起去抓蜜蜂了,如果你表现的很吃惊且激动,或对事情的结果根本不感兴趣,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对你说什么了。父母要认识到,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、鼓励和奖赏。如果孩子和父母谈话时受到批评,他会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奖励而是惩罚,这将伤害他继续与父母直接交流的积极性。
二、正确对待同一个班级,同样课程、作业、老师,孩子间不同的差异
1.同一个班级中孩子之间的竞争,归根到底,是家长们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。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顾,成绩考差了就大发雷霆,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。
2.当人们谈论两个孩子间有哪些不同的时候,其实主要是指这两个孩子的家长有什么不同。如果你看到你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,不要寻找他的问题,先反过来,在你身上寻找问题。如果你看到影幕上有一些瑕疵,先看看投影仪的镜头上有没有问题。
3.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,要这样想:如果我不做,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被发掘,也许下一次就会有惊喜。然后心平气和地做该做的事。
4.作为教育者,要想让孩子爱学习,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。教师如此,家长也是如此。
5.如果希望孩子成绩好,那就从今晚做起——和孩子一道,安静地看书。如果你不能要求自己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,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学习呢?
6.孩子的学习越困难,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,他就越应当阅读。
7.教育孩子,要注意他里面的空。知识教育是一种有的教育,智慧教育是一种空的教育,记住保留给你的孩子更多的空而不是有——请重视智慧教育胜过知识教育。
8.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,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,却必然影响孩子发展的方向。
9.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,除了天分,更多的是自控力、专注性和求知欲,这些素质,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。而这些素质,更多依赖于家庭的培养。
10.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,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,步步紧跟;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,勉强应付;三分之一的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。而这,就是优秀、良好、及格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。
11.孩子学习是艰辛的,这是一个爬坡过程,一旦上了路,对于家庭、对于教师,都是一件幸事。在这个过程中,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导、帮助他们,如果再能得到家长的帮助,那孩子将多么幸福。
12.当你的恐惧越多,你要求孩子就越多,因而你眼中孩子的问题也就越多。通常孩子都是自由的心,他们像水一样流动,他们很难被掌控,这使越想抓住、越想驾驭、越想掌控的你,越抓不住、越驾驭不了、越掌控不住。
13.不要着急,不要攀比,不要企望一口吃胖,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,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。只要他在读,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,就应当鼓励。
14.一天一小步,一周一大步,一月长一截,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。资质相同的孩子,遇上不同的父母,其发展也就不一样。
15.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的孩子,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。其实,对于孩子来说,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——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。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,所谓“积极发言”,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。
16.孩子需要你的扶助——今天的扶,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,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,差距越拉越大,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。
我们都知道分数很重要。可是,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:身心健康,正直勤勉,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。
初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。相信,我们通力合作,携手同行,在这关键的阶段,定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六(5)班班主任:沈林